據我國首i次發布的溫室氣體公報顯示,2011年我國部分溫室氣體濃度呈快速上升趨勢,達到觀測以來蕞高值。
2012年12月,中國氣i象局發布《2011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(總第i1期)》。這與2012年11月世界氣象組織發布《2011年WMO溫室氣體公報(總第8期)》相呼應(注:世界氣象組織自2004年開始,每年度發布一期《WMO溫室氣體公報》)。
2012年11月,世界氣象組織發布《2011年WMO溫室氣體公報(總第8期)》表明,2011年全球大氣中主要溫室氣體濃度再次突破有觀測記錄以來的蕞高點,二氧化碳平均濃度為390.9ppm ,為1813ppb ,氧化亞氮為324.2ppb,分別比1750年工業革命前增加了40%、159%和20%。其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幅與過去10年的平均增幅持平,和氧化亞氮濃度的增幅均超出了過去10年的平均增幅。在溫室氣體對全球氣候變暖的貢獻中,二氧化碳約占64%,約占18%,氧化亞氮約占6%,其他溫室氣體約占12%。2011年大氣中所有長壽命溫室氣體的綜合效應,已相當于473ppm二氧化碳濃度的水平。
針對不同的場所怎么設定氧氣報警儀的報警值?首先看一下有關標準的規定。
1、 《電力行業缺氧危險作業監測與防護技術規范》DL/T1200-2013)
缺氧環境作業場所空氣中的氧含量低于19.5%的環境。6.4.1 氧含量。作業場所氧氣濃度應符合GB8958的要求,不得低于19.5%。
2 、《缺氧危險作業安全規程》(GB8958-2006)
缺氧作業場所空氣中的氧含量低于0.195的狀態。
3 、《深度冷凍法生產氧氣及相關氣體安全技術規程》(GB16912-2008)
進入冷箱檢修前,應切斷氣源,用空氣置換內部氣體,扒出檢修部位的保溫材料,經分析冷箱內氧含量在19.5%~23%范圍內,人員方可入內。
高純氣的分析檢測,需要標準氣體。根據GB/T10642高純氣國家標準,高純氣分為3個等級,其控制成分要求較地低,通常大空分分餾出來的液態Ar質量很好,但在配制標氣時,由于氣瓶殘余氣體及系統的漏氣,導致此類標準氣體配制難度較大,經常出現其中的氮氣指標超標,為了配制一瓶合格的標準氣體時常重復多次。這樣一來不但配制氣體麻煩,而且也給分析增加許多的工作量,在實驗室為配好此氣,曾反復3次之多。氣的凈化除采用精餾的方法外,對充瓶后的多采用終端提純的手段,國外如意大利賽斯等公司都有超純氣提純設備,經過提純后氣的純度達到6N以上,吸氣劑可以同氣中的幾乎所有的雜質反應,反應的程度取決于雜質的種類及反應溫度,N2是比較難除的雜質,其它如O2、CO2、H2O雜質可通過其它的常規方法除凈,為了節省價格不菲的吸氣劑,在提純設備流程設計時,應考慮氣體的初級凈化,由于吸氣劑的激化溫度高達500℃以上,又是在高壓下工作,所以所用設備的安全問題,是必須要高度的重視,吸氣劑由于參加了化學反應,在使用時不斷的消耗,其吸氣能力隨著床層的降低而不斷下降,當發現Ar的純度下降,應考慮是否需要更換吸氣劑。在Ar提純時可采用國產的吸氣劑,成本可降低較多。